一、为什么膝盖以下会冰冷?
从中医角度来看,膝盖以下冰冷主要与阳气不足、经络不通有关。《黄帝内经》有言:“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,则折寿而不彰。”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小太阳,阳气充足时,温暖才能遍布全身。当阳气虚弱,无法温煦下肢,就会出现冰冷的症状。此外,寒邪入侵、久坐不动、过度劳累等因素,也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经络受阻,让下肢失去气血的滋养。
二、神奇的“膝五针”
“ 膝五针”是我在临床中常用的一组经典配穴,就像五位默契十足的“小卫士”,守护着膝关节的健康。
1. 鹤顶穴:位于膝盖上方,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,形如鹤顶,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常用穴位。针刺此穴,能疏通膝关节周围的气血,起到消肿止痛、祛风除湿的作用。
2. 内外膝眼:屈膝时,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,内侧的称内膝眼,外侧的称外膝眼,这两个穴位宛如膝盖的“眼睛”,一内一外,相互配合。针刺内外膝眼,可以调节膝关节的屈伸功能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疼痛和寒冷感。
3. 阳陵泉:在小腿外侧,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。它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,也是八会穴之一的筋会。刺激阳陵泉,能够强筋健骨,增强下肢的力量,对于缓解下肢冰冷、麻木有很好的效果。
4. 阴陵泉:在小腿内侧,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。作为足太阴脾经的合穴,阴陵泉擅长健脾利湿。当脾的运化功能正常,水湿得以代谢,阳气就能更好地通达下肢,驱散寒冷。
三、灵骨大白与三叉三的独特功效
1. 灵骨大白:这是董氏奇穴中的经典组合。灵骨穴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,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;大白穴在灵骨穴下一寸处,即手背食指掌骨与中指掌骨之间,距掌指横纹一寸。二穴合用,具有补气行气、通络止痛的强大功效。它们就像给身体注入一股活力,能迅速调动全身气血,让温暖向下肢传导。
2. 三叉三:位于手无名指与小指掌骨间,握拳时,掌指关节后方凹陷中,距指缝约一寸五分处。三叉三穴对改善气血循环、调节脏腑功能有显著作用。针刺此穴,可以激发人体的自愈能力,促进阳气的生发,从而改善下肢冰冷的症状。
四、治疗过程与效果
给朋友第一次施针时,我先取“膝五针”,以提插得气手法针刺,留针20分钟。接着针刺灵骨大白和三叉三,手法稍重,以加强针感。起针后,朋友就感觉膝盖以下有一股暖流涌动,冰冷感明显减轻。
经过一个疗程(10次)的治疗,朋友惊喜地告诉我,双脚终于不再像冰块一样,晚上睡觉也能安稳入眠了。现在即使不刻意保暖,膝盖以下也能保持温暖,走路也轻快了许多。
五、温馨提示
1. 专业操作:针灸治疗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,穴位定位、针刺深度和手法都有严格要求,切不可自行在家尝试针刺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。
2. 日常护理:如果您也有膝盖以下冰冷的困扰,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下肢保暖,尤其是秋冬季节,可穿戴保暖护膝;避免久坐久站,适当进行散步、八段锦等舒缓运动,促进气血运行;每晚可用40℃左右的热水泡脚15 - 20分钟,加入艾叶、干姜等中药材,温经散寒效果更佳。
3. 及时就医:若下肢冰冷症状持续不缓解,或伴有麻木、疼痛加剧、行走困难等情况,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,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器质性病变 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个人配资是否属于非法经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